第(1/3)页 吃过了豆包婚礼这个经验包,汤圆的婚礼办起来,大家就都得心应手了不少。 加上又多了姜氏这个帮手,路蓁蓁和橙子都感觉轻松了许多。 等到汤圆的婚礼办完,府里的下人们都松了一口气。 路蓁蓁也大方的给府里所有的下人,都发了两个月的月钱。 周氏也获得了跟姜氏一样的待遇。 三朝回门后,立刻麻溜上岗干活。 三个月后,姜氏和周氏妯娌通过了婆母路蓁蓁的考核后,国公府和侯府的中馈大权立刻就被丢到她们俩的手里。 姜氏和周氏拿到中馈权,心里自然是高兴的,谁不想当家做主啊。 只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,傅知易就宣布,要分家了。 别说姜氏和周氏吓了一跳,就是豆包和汤圆都被打了个猝不及防。 豆包没忍住:“爹,二弟是新出炉的定远侯,不能久居国公府,得分府别居这说得过去,可您把我怎么也分出去了?” 傅知易一哼:“谁说把你分出去?你跟你媳妇儿老老实实的呆在国公府!我跟你娘,你祖父祖母和你妹子,我们分出去,回郡主府单过。” 豆包急了:“不是,这天底下哪里有分家,把爹娘祖父祖母分出去的?爹,儿子我哪里做得不好,您教训归教训,别拿分家开玩笑。” “谁跟你开玩笑了?你们都成家了,以后就该自己当家做主了。总归是要分家的,早点分好,免得将来牵扯太多,分不出清楚了。” 豆包委屈了:“我们本就是一家人,要分那么清楚做什么?成家了,难道我们就不是一家人了?” 兰氏和三老爷之前就已经听傅知易和路蓁蓁提过那么两句,说等两兄弟成亲后就分家的话。 他们本以为是分家不分居,先把家产分了,免得将来兄弟为这个闹得不愉快,反而伤了兄弟情分。 可是没想到居然是这种分家? 兰氏和三老爷倒是难得想到一起去了。 反正他们没被分出去,还跟着儿子和儿媳妇,还有孙女一起呢。 回郡主府住也挺好。 至于两个大孙子,就在隔壁,隔得又不远。 再说了分家又不是分宗,只要有心,隔三岔五的就能见着,也没什么不好的。 尤其是三老爷,几乎要老泪纵横了,老老实实做人,兢兢业业舔兰氏,终于看到了成效。 起码这次分家,儿子终于记得把他也带上了。 感动!想哭! 豆包和汤圆两兄弟是难受想哭! 世上哪里有这样分家的道理? 别人的父母,好几代同堂都舍不得分家呢,怎么他们的父母,就这么迫不及待? 他们是什么很不重要的人吗? “祖父祖母,你们说句话呀,哪里有这样分家的?这要是分家了,以后你们想看到我们就没那么方便了。而且,说不得过几个月,你们就要抱上曾孙了,你们真舍得吗?”豆包可怜兮兮的看着兰氏和三老爷。 他知道,兰氏和三老爷往日里最疼他们三兄妹了。 如今看爹娘这态度是挺坚决的,只能从祖父祖母这里入手,看能不能求情了。 十分有心机的用还没影子的曾孙来引诱兰氏和三老爷。 兰氏和三老爷果然有几分心动。 兰氏犹豫着想开口劝上几句。 路蓁蓁先开口了:“分家而已,三座府邸离得这么近,你们真想祖父祖母了,只要你们不嫌累,天天过来请安不就能看着了?你们以后有了孩子,你们祖父祖母要是想孩子了,就去你们府里住上几日,难道你们还能不乐意?” 把豆包的话都给堵了回去。 兰氏一听,这话说得对啊,立刻闭口不言了。 豆包和汤圆哀怨的看着路蓁蓁。 他们知道,这家里,看似一切都是路蓁蓁说了算,实际也确实是路蓁蓁说了算。 路蓁蓁都说了这话了,那就代表这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的决定,不会更改了。 只是两人还是心有不甘啊,还想说话,被傅知易一手一个,拎着去了前头书房。 至于姜氏和周氏两妯娌,那真是坐立不安。 从内心来说,公婆这么大度放手,成亲三个月就要分家,以后他们自己当家做主,哪个儿媳妇儿会不高兴? 只是这惊喜来得太突然,惊喜也太大了,她们有些不敢相信。 尤其是这分家还分得不合常理,是公婆带着祖父和祖母还有小姑子分出去,让外人知道了,还不知道怎么说嘴呢。 就怕传到最后,成了她们的错,说是她们挑拨着要分家的,那可就冤死了。 尤其是姜氏,压力更大,她都已经能想象到,娘家人要是知道这个消息,第一反应就是来骂她不孝顺公婆了。 路蓁蓁见两个儿媳妇脸色惶惶然,知道她们的担心。 安抚道:“你们放心,这分家一事,是我跟你们父亲早就商量过的。也会写入到家规里头去,以后家中男丁,成亲后就分家,你们将来的孩子也是如此。” 这是告诉两个儿媳妇,这事不与她们相干,也不会累及她们的名声。 姜氏和周氏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,如此甚好,甚好。 不过这个时候,孝顺的心还是要表白表白的。 两妯娌都忙表态说,其实也不想分家,还想多孝顺伺候公婆和祖父母几年呢。 路蓁蓁断然拒绝:“孝顺不孝顺不在这里。家里养了那么多下人是做什么的?娶你们回来,往小了说,是你们夫君和你们情投意合,想和你们结成夫妻共度一生。往大了说,娶你们回来,是希望你们辅助自家夫君,帮助他们打理好家里的事务,让他们能安心干出一番事业来。还需要你们给傅家给你们夫君繁衍子孙,延续傅家的香火基业。” “你们能做到这些,让我们这些长辈不担心国公府和侯府后继无人,看到你们夫妻和睦,子孙繁盛,就是最大的孝顺了。” 一席话说得姜氏和周氏眼圈都红了,看着路蓁蓁的眼神,充满了亲近。 这个世道,尤其是高门大户里头,女儿出嫁为人妇,从家中的娇娇女变成了别人家的新妇,在公婆面前立规矩,伺候公婆小叔子小姑子,才是常态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