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已然决定。 把京城分公司掌握到直营体系里。 那就还需要招人。 加上麒麟半导体的人,未来最少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一起办公。 还要留出冗余,以后还要继续发展继续招人。 最好是能满足三年内的使用。 首都这边,除了作为即将组建的麒麟半导体的总部外。 还将代表魏子俊,对这边的鹏城科技、五丰建设的控股——五丰建设是魏子俊准备用来盖大楼的新公司的名字。 还没注册,但懒得想名字的他决定以后的地产公司就用这个名字。 羊城和特区到时候也这样。 要是嫌弃五丰不好听……那魏子俊也只能想出大魏集团这样的类似名字了。 同时这个分部。 还将负责作为他不在首都时,与首都高层的沟通桥梁。 首都分部不仅是麒麟半导体在首都的桥头堡。 更是麒麟半导体在首都的门脸。 更要让首都官府,感受到魏子俊在京城发展的决心。 还是要搞好一点的。 上午,开车沿着海淀中街等HD区主要街道瞎转。 魏子俊坐车“走马观楼”容易,作为总经理的张建涛却不轻松。 只要魏子俊稍满意的大楼,他就要立即打电话通知公司的员工,收集该楼盘的租售资料。 他总不能奢望魏子俊耽搁几天时间,让他从容不迫的将资料整理才做决定吧。 看魏子俊的架式,这位老板大概是恨不得今天下午就将公司今后的办公地点确定下来。 事实也确实如此。 最后车队开进了中关村科技园。 中关村科技园是1988年5月经批准建园。 但是中关村的真正飞速发展,要到九九年之后。 不过九二年的现在,中关村科技园的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备。 特别是一些新建成的写字楼,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多。 在中关村科园里转了近一个小时。 在魏子俊稍满意的十二栋写字楼里。 只有四栋有完整的办公楼层向外租售。 魏子俊直接将红笔圈住,一栋正准备对外发售,叫星海的大厦。 他说道:“就这个吧。要是合适,可以考虑将这栋楼给买下来,或者全部租下来。” 首都缺乏高层建筑,这一点十年、二十年后都没有改变。 这是首都官府为了保护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而制定的限制政策。 新落成的星海大厦,在周围一堆平房里形象夺目。 实际上楼高却也才十八层,总建筑面积不过两万平方米。 首都三环九四年底才建成通车,现在连四环快速通道估计都还没开始规划。 位于首都西北部的中关村科技园,此时远没有十年后的繁华。 专门的电脑市场才一座而已,第二座要到后年才开业。 这里的写字楼价格明年还会暴跌一波。 要一直到九九年才开始井喷式的复苏。 这不仅与国内楼市发展息息相关。 也与中关村科技园,九九年之后才得到真正的飞速发展也很大的关系。 此时在中关村购置物业其实不太合适,因为明年来买更便宜。 所以如果能整栋楼全部租下,明年趁价格暴跌时再买入更好。 就算这里不卖,到时候还有其他楼可以买。 大不了多买两栋,每个分公司搞一栋。 这样能越发显得财大气粗,越发让首都官府看见他的决心。 想通了后,进去本来是想买楼的魏子俊,就改口说准备整租全栋楼。 星海大厦的开发商是本身港岛地产公司,来这里和首都本地集体企业类型的公司合资建设的。 今年才建成,最近刚刚装修好准备放租。 已经有一些楼层被人定了。 现在魏子俊一上来,就说要把整栋楼全租了。 开发商自然很乐意。 这样大厦的空置率能降低到零,能让他们效益最大化。 加上现在京城虽然办公楼没多少。但租办公楼办公的公司更少。 中关村科技园这边暂时又稀稀疏疏的。 完全没有以后的盛况。 自然是你情我愿,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。 剩下的就是张建涛和对方再拉扯一段时间。 这可是整租,降低了对方的空置率。 租金上面总得要点优惠吧? 到了下午,朱建国又打来了几次电话。 魏子俊都没接。 他陪着程虹,准备去她住的地方收拾东西。 她其实是赣省人,后来考入魔都戏剧学院表演系。 毕业后被分配到京城青年艺术剧院工作。 工作两年后。 跳槽或者说升级到国家话剧院,成为话剧院里的编制演员。 此时的国家话剧院还没开始改制。 还不是以后那个自负盈亏的企事业编制。 现在她都还有国家话剧院的事业单位身份。 要不然也演不了《三国演义》里的貂蝉,也没可能出现在央台用来招待魏子俊的酒席上。 她原来住的地方,在帽儿胡同四十五号院一号楼。 是国家话剧院给演员们提供的宿舍楼。 这地方靠近烟袋斜街、小石碑胡同、地安门外大街和豆角胡同。 在九二年这个商品房都还没全面面世的年代。 附近基本上都是四合院和一些低矮平房。 了不起还有一些二三层楼高的六七十年代建筑。 基本上除了少量的一些老地道京城人外。 现在住这里的,那都是冷门部委和单位的员工和家属们。 程虹住的话剧院宿舍,就是其中的一栋三层楼高,四开间的小楼。 程虹听魏子俊说,他准备买个大点的四合院,以后做会所招待用。 她就说她知道帽儿胡同里,有一些大院子。 问魏子俊要不要看看。看到喜欢的,可以问问人卖不卖。 魏子俊想程虹估计没这种能量。 不过自己可以看一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