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中间的利益链条太大。 魏子俊那位同乡说,连霓虹人的海自、海警都参与了! 同时他们的国民对鳗鱼有着痴迷般喜爱,一年能吃掉全球70%的鳗鱼产量。 光靠他们的野生海捕那一点产量怎么可能够吃? 他们养殖技术又不行,又不能明目张胆从外国进口——从国外进口,那就不是“正宗本国产”。 卖不出高价,坑不了小柜子。 最后就形成了很奇怪的链条—— 一边是霓虹全国海捕野生鳗鱼量每年就几十吨上下,加上进口量也就两三百吨。 可霓虹那些鳗鱼料理店们,每个月需要消耗的量都不止这些。 每天都要吃掉十几吨以上的“本国产鳗鱼”。 好像鳗鱼们在霓虹那边,会虚空分裂自我繁殖一样。 其实背后就是类似魏子俊那位潮汕同乡们,在默默的满足霓虹小柜子们对鳗鱼的贪婪和喜爱啊! 当然了,满足小柜子们口腹之欲的同时。 挣点小钱钱做辛苦费,那也是理所当然的。 魏子俊了解这些后心里很不平衡。 他打生打死几十年,还死了那么多亲戚、晚辈,还随时担心上面清算。 身家也就十几亿。 扑拎木啊! 那家伙靠着卖鱼就有百亿身家,关键风险明显比他小很多。 所以刚才一听辛齐安说张汉勤这么个院士级别的科研大佬,最近在搞鳗鱼养殖技术。 魏子俊就想到了这上面。 魏子俊那位同乡曾经说过,像他那种规模的,闽省最少有十几个,规模小一点的更多。 这还没算上江浙老板和部分鲁省老板。 爱吃鳗鱼的霓虹人,起码替国内养出来了十几个低调的百亿富豪和更多的亿万富豪。 这里面的油水太足了。 关键能一边坑霓虹小柜子一边挣钱。 这恐怕是任何国人都很难抗拒的诱惑。 就和张汉勤谈,愿意资助他搞这方面的研究。 不过条件是要去特区,或者去魏子俊老家搞。 主要是这样可控——方便以后出海! 等张汉勤在辛齐安危险的眼神下,犹犹豫豫答应了。 魏子俊还很高兴。 他甚至在心里感慨,自己上次去港岛找二手勘探船时。 顺便订的那十几条“大飞”数量不太够。 看来以后还得加大订单。 可能有人会问。 魏子俊一个搞陆上生意的,几个月前订那么多大飞做什么。 搞海底考古探险,一般也不需要用到大型飞艇,也就是大飞这些小船吧? 这不是当时的魏子俊,其实就有在想着借着“南海沉船”科考项目做掩护。 搞点便民利己的小生意。 他想把粤省,特别是特区“猪脚饭”的价格打下来。 他想让全省打工人、农民工们,全都吃得起价廉物美油水足的猪脚饭。 仅此而已。 现在看来嘛。 还可以顺便解决一下霓虹小柜子的鳗鱼瘾。 主要是五丰村附近,或者说海陆安同乡里面,那些拥有冒险精神的家伙太多了。 不是人人都肯进厂打螺丝,也不是人人能像魏英鹏那样聪明同时乐意学习的。 魏子俊又不可能把他们全部变成魏英华塞在自己身边。 与其让他们回老家整塔寨狠活当新时代东叔,使海陆安污名化。 还不如听他的安排,整一点不那么狠的活儿。 比如跑跑大飞什么的。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。 海上的叔叔们追卖粉的,那是要追到地老天荒的。 全TMD是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。 可如果知道前面的大飞上面,装的只不过是国外来的猪脚。 那他们很多时候就是意思意思。 追一会儿放弃得了。 叔叔们毕竟总要上岸休息。那时岸上香喷喷,价廉又物美的猪脚饭。 他们也是一样要吃的。 现在来了个比猪脚更赚钱的鳗鱼。 魏子俊自然感兴趣。 除了黄初龙这种走正道的。 海陆安佬和潮汕佬里,更多的是东叔那样的狠人。 他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是太多了。 大佬俊岂是那么好当的。 只是很多没办法写出来而已。 下午的时候,魏子俊人刚走。 辛齐安在张汉勤的办公室里邀功。 “起手就是五百万啊!” 满足的喝了口张汉勤冲泡的茶,辛齐安乐呵呵道:“总算一上午的准备和工作都没白费!” 张汉勤无奈的看了这位当上校长后,把大部分工作重心从学术和科研,转移到了学校工作上面的同事、同学兼好友。 “鳗鱼养殖哪有那么容易。拿了国家的钱搞不出来还好说。拿了私人的钱搞不出来,你要我以后怎么给人家交代?” “什么怎么交代?你只要不搞贪污,财务透明,其他的能怎么办?科研又不是能百分之百产出的!”辛齐安无所谓的说道。 说完他又补充:“再说,鳗鱼养殖又不难。江浙和闽省都有人快搞出来了,松江海洋工程学院听说已经完成大半课题。他们能搞出来,我相信你也能。只要你不把重点放在攻克苗种的人工繁殖上面就行,这个可是世界级科研难题!” 就像辛齐安说的那样。 霓虹人喜欢鳗鱼这件事,现在的很多国人其实就已经很清楚。 霓虹现在经济又很强势。所以搞鳗鱼养殖,以后出口霓虹赚外汇这件事。 国内很多地方都在搞。 而且还都快搞出来了,因为鳗鱼食性杂抗病力强存活率很高。 只是单纯养殖难度其实还好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