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看样子像是内地来的游客?” “好年轻,应该是那边的赤二代吧?” “不知道。待会儿他回来问问就行了。” 众人一想也是。 等十几分钟后,李国平重新回到船仓里时。 几个年轻人围了上来。 “哦,魏生确实是内地人。” 李国平声音轻轻的:“各位大少,上次汇丰和渣打,被祖家那边警告的事情知道吧?” “不知道。” “伦敦警告汇丰和渣打干嘛?” “好像有听过。” “……” 其中一名年轻人,努力回忆后开口,“好像是八九月初英镑危机。汇丰和渣打参与了围剿,后面被伦敦那边发现,然后就被警告了。” 李国平点点头: “就是这件事。还有后面《泰晤士报》跟着一起报道的新闻,你们有没有看过?” 几位大少表情顿时有些尴尬。 他们几个的家族在港岛确实显赫,而且也非常有钱。 足以让他们一辈子花天酒地,一辈子纨绔风流都花不完。 只要别野心勃勃的去创业,或者不要命的下场争抢家产就行。 不过就和国内古代的士族一样。 他们的家族对真正的继承人,或者有能力的家族子弟。 还是会努力培养的。 他们几个不属于继承者,自然没受到什么培养。 那当然不可能去关心《泰晤士报》两个月前报道了什么。 李国平心里鄙视了一下这几个无用大少。 随后他开口:“那几位大少应该都听说过“伦敦抢劫犯”吧?” 还是有人懵逼。 不过确实这件事港岛几个月前传得很厉害,因为国际上传得更厉害。 所以就算几位是无用大少,还是有人当时有听说过。 “就是那个被祖家说是抢劫伦敦的家伙?挣了十几个亿英镑的那个家伙?” “哪个?哪个?哪个啊?” “就是那个被祖家好多人在报纸上说,永远不欢迎他去伦敦的那个。哦,我们本港的报纸,当时给他起了很多外号。什么“祖家金融克星”、“内地金融大王”、“内地英镑大王”等等。” “哦,你这么一说,我好像也想起来了。我爸我叔,还有我哥他们,当时一直在聊这个人。” “居然是内地的?不是我们本港的吗?” “我记得当时说的就是内地的。” “北佬也有这么厉害的?我怎么不大信。” “……” 港人特别爱给各种成功人士,甚至是各种奇葩人士取外号。 比如瓜瓜,刚起家发迹时被人喊“表妹瓜”。 因为是靠娶了自家亲表妹得到的第一桶金。 后来靠着去意大利人的塑料花工厂当学徒偷技术,成功在港岛做起了塑料花生意,就被人叫“塑料花大王”。 再后来因为搞个房地产公司比较成功,被人喊“长江大瓜”。 一直等到和记入手,越来越成功,才渐渐有了港岛 Superman的外号。 类似的还有另外一个新四大家族李家的“四叔”、“股神”之类的外号。 可以说小小港岛,各种“大王”起码有几百个。 从地产大王到金融大王到手表大王,甚至是到垃圾袋大王、雕花大王等等等…… 庙小妖风大,池浅王八多。 这里是地小屁事繁,弹丸大王数量特别多。 看几位无用大少想起来了,李国平才笑着继续道: “当时这位在汇丰的业务,就是委托我办的。据我所知,他通过汇丰和渣打参与了英镑危机,捞了几个亿的英镑!” 李国平其实很清楚魏子俊在汇丰的账户情况。 魏子俊在汇丰的账户情况,盈利大约不到六千万英镑。 渣打那边的李国平不清楚,不过应该也就和汇丰差不多。 所以李国平猜测,魏子俊这次的盈利应该在1.2亿英镑左右上下。 这时候李国平说魏子俊的盈利有几个亿的英镑,自然有吹嘘的成分在。 不过比起港岛部分小报后面写的和一样的百亿英镑、百亿美元还是要温和太多了的。 “几个亿的英镑?” 年轻人们惊讶起来。 他们生于港岛,全都豪门出身,自然很清楚英镑有多值钱。 一个亿英镑就是两亿美元左右。 就是超过十五亿的港币。 十五亿港币已经够多的了。 这个内地仔还赚了好几个“十五亿港币”。 丢雷楼谋的还是港岛人又敬又怕的“祖家”,也就是英国人的手上捞到的。 这对港岛人来说,绝对是件了不起的事。 别说是几个十五亿了。 以港人的视角来看,能在英国人身上赚一个亿都够了不起的。 更不用说是在英国现在最擅长的金融这方面。 “就这么一次,我们汇丰赚了他几百万英镑多一些的手续费和利息。” “那是连祖家的警告也无所谓了。” 李国平乐呵呵的:“他这次过来,应该是要把钱搞回内地吧。” 听完这些,年轻人们收起了刚才轻视的心理。 有人提议:“要不出去认识认识?” “不必了吧。一个内地人而已。外面死冷,国平,你去把他喊进来就行了。” 大家都同意。 李国平皱了皱眉,却是不敢得罪几位大少。 他虽然是那个李家的人,可只是个远房堂亲。其祖父是李石鹏的一名堂哥而已。 这么多代传下来,隔得已经有点远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