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16刘晔的抠门-《我在三国做神算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南阳宛县,每天都有变化。

    刘晔决定将宛县原有的县衙征用,改造成政务楼。

    典韦的侍卫营,被刘晔强行征用了一个排。

    刘晔去了一趟长安,看过西域府长安城政务楼以后,回宛县在县衙后院中造了一栋二层小楼。

    后院的围墙给扒了。

    前面的大堂仍然保留。

    大堂用于公审。

    政务楼,是税务、户籍、宫曹等部门官差办公的地方。

    原有的县衙内室,隔开之后,改造成年轻单身公差的宿舍。

    法正给刘晔派来了一位总捕头,底下的捕快等公差,自己找。

    郡丞、功曹、主簿。

    都没有,所有人都需要刘晔自己招募。

    刘雄鸣四处走动,整个西域府南阳郡治地的地势地形都看了个遍。

    在政务楼给刘晔、孙轻留下一大堆图纸之后,离开了宛县,北上西河郡。

    孙轻开始埋头在宛县修路。

    说是修路,其实就是整修。

    路两边挖出沟渠,上面用毛竹编出踏板,便于排水。

    这是张广在陈留城的时候出的主意。

    排水没有问题,就是经常得换踏板,毛竹制品,经常泡水容易烂。

    路面石灰掺泥灰,再加小石子,弄的很是平整。

    路修好了,整个宛县看起来焕然一新。

    孙轻又在张广物色好的空地上盖了好几处“公共厕所”。

    孙轻将张广写的牌子“公共厕所”挂到门口之后。

    宛县有一大半人跑到最近的公共厕所看热闹。

    这下好了。

    以后急切的时候,不用在家里排队憋着了。

    很快。

    公共厕所门口挂上了告示:谁负责公共厕所的卫生,底下的黄汤,就是谁的。

    结果。

    为了争夺归属权,不少菜农差点大打出手。

    最终刘晔决定,抓阄解决,每人轮流负责一年。

    路修好之后,张广的路牌也做好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